为了扎实推进创新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卓越人才养成体系,9月15日,幼师学院在萧山校区召开中本一体化班任课教师座谈会。学院院长朱宗顺、副院长赵一仑、院长助理刘宝根出席会议,学前教育系、儿童艺术教育系、公共基础部、教务办、学工办负责人及各门课的任课教师参加会议。
赵一仑副院长指出,中本一体化班是一种全新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方式,在持续浸润中夯实学生的综合素养。全体任课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研究学生,立足学生的基础,个性化地调整和优化培养方案。管理部门要以学生为中心,在各种活动中更好地对标育人,为学生的个性成长搭建不同的平台。
秦金亮教授讲话强调,“3+4”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每位教师都要有研究教师教育的责任和使命。首先,要珍惜这一模式为教学带来的新机遇。其次,班主任、辅导员等要从养成教育的角度予以深度思考,对学生在社团、实验室等场域中的活动进行持续追踪。
随后,院长助理刘宝根老师讲话。他指出,学院精选了任课教师,也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了特色,旨在培养同学们的综合素养。感谢各位任课教师的关注和支持,共同助力学生发展。
儿童艺术教育系主任于淳老师表示,中本一体化班的同学艺术素养和学习品质优,系部安排了扎实的师资来支持同学们的学习。公共基础部副主任邵晓丹老师也表示,会根据学生的差异,转变观念,研究思考,推动英语等公共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最后,朱宗顺院长讲话。他强调,中本一体化班是学院卓越人才培养的全新样式,扩宽了课程建设的厚度,是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全新探索。我们要提高认识、全域融通,践行“三进理念”,引导学生早进实验室、进团队,进课题,不断提升卓越教师培养的教育质量。
(幼师学院教务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