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项目教学,推进新工科人才培养——工学院开展“新工科试点班”暑期教学实践活动

时间:2022-09-03浏览:1368设置


 工学院立足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接浙中地区产业发展需求,坚持不懈地探索着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学院先后获批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等平台项目,推进高质量新工科人才培养。为践行项目教学培养理念,今年暑假学院组织开展了“新工科试点班”的暑期教学实践活动分为初级班和中级班,共历时两月。

扎根实践,回归工学初心

 此次暑期试点班立足于项目教学和学生实践,明确了“在做中学”的基本学习原则。初级班的培养目标是让学员建立创新意识,具备产品功能开发的能力最终任务是每位学员用20多天的时间,独立完成一个可以实现巡线的智能小车。对于缺乏基础的学生来说,这是个充满挑战的任务,但也同样充满探索的乐趣。

 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初级班学员从最基础的单片机开始学习,扎扎实实的完成着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任务——从点亮一盏LED灯到让蜂鸣器响起自己编写的音乐曲目;从控制一个直流电机到让小车按照预定的程序运行;从一个看到硬件就不知所措的技术小白到可以独立完成小型工程项目的技术大神。同学们用自己的一个个实践成果诠释着个人能力的成长。当自己的想法最终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作品,很多同学难掩内心的激动。工学的真正魅力就此展现,实践求知的信念深深扎根在每个人心里。


    


    


走出去”与“请进来”,培养工程思维

 为提升学员职业素养,构建工程意识,新工科创新工作室的老师们带领学员到浙江硕和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云汇智电机系统有限责任公司、金华市智能制造研究院进行参观学习。学员们详细了解各企业的相关情况及技术研发的艰辛历程,参观生产车间,目睹完整的生产线的工作流程,机械臂运作流畅,井然有序。


    


    


 走出去”的参观,让学员们对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及自身未来发展方向都有了新的认识,深刻意识到未来的企业发展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及先进技术的应用。此外,学院邀请企业家来校传授企业的基本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并与学员们进行深入交流,激发学员们的创新创业潜能;邀请行业专家做“TMBH新工程师教育”报告,促进新工科创新工作室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自主开发与竞技交流,探索新式工程实践

 中级班的培养目标更注重在时间成本的约束下,面向产品交付能力的塑造。项目教学以开发设计轮式机器人为载体,邀请校内专业老师、已毕业的优秀学生开展专题讲座,通过问题引导、交流互动的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指导老师每周定期组织开展PPT组会汇报,通过组会点评,指出不足,把握方向,提升学员的逻辑梳理、可视化设计、语言表达等能力。

 此外,中级班师生前往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竞技交流,学员之间就机械、硬件、嵌入式、视觉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解决长期积攒的难点,对升级优化机器人有了初步构思。


    


凝练总结,扬帆再远航

 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新工科”人才,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潜能,是工学院人才培养创新改革探索路径上的指引方向。历时两月的项目式教育教学改革试点推进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学院将总结凝练此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经验,汇编成《轮式机器人设计》项目式教学配套教材,旨在将项目教学在全院各专业传承推广,培养出一批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卓越工程师。



(工学院教务办供稿)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邮编:321004 电话:0579-82282402 电子信箱:jwc@zjnu.cn
Copyright ©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 - 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     管理登录    旧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