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为了进一步提升专业课程建设水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10月12日下午,生化学院在学院会议室召开了一流课程建设结题汇报暨推进一流课程建设交流会。部分学科主任、教学督导、课程建设相关负责人和团队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院长乔儒主持。
乔儒首先简要介绍了学校关于一流课程建设的方向以及学院线上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希望各位负责老师高度重视,紧抓发展机遇,转变教学观念,让理念“新”起来,把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把打造“金课”作为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工程。
三位结题汇报的负责人紧扣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主题,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有机化学》任课教师吕新提到,教学方法要切合学生学习特点,结合线上、线下多种不同教学方法,充分融合各自优势,采用“多方位”混合式教学,尽可能让更多学生通过不同渠道积极参与思考和互动,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分析化学实验》混合式课程负责人刘卫东指出,线上线下课程的建设首先要立足于服务于学生,对于实验课程而言,线上资源的建设尤为重要,教师要把握每个实验的重点,不仅要便于学生学习实验操作,而且要对学生的学习要做线上考核,通过考核发现学生在实验预习中出现的问题,以此作为线下教学中讲解的重点,从而培养学生化学思维能力,并提高其实验技能。《有机化学(全英文)》任课教师柏一慧提到,教学内容适时更新是一门课程保持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把控课程作业质量,提高课外学时,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并重点分享了留学生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经验及自己多年授课的切身体会。
参会人员分别从课程建设、教学设计、创新特色、作业评价等方面对各自课程进行充分交流,点评专家逐一对课程申报建设的不足之处提出意见和建议。
推进会的召开进一步加快学院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步伐,助力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后期学院也将以一流“金课”建设为契机,紧跟前进步伐,不断总结与凝练课程特色和创新点,进一步推动学院课程建设与改革,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总目标。
(生化学院教务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