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下午,外国语学院翻译系在外院一楼连廊会议室举办翻译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坊。翻译系教师围绕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的翻译课程思政链建设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印晓红、朱玲佳、温文怡、彭欣然、郑连忠、陈凤姣6位老师做了精彩分享,学院党委书记俞明祥和副院长骆传伟对各位老师的展示和汇报给出了点评和建议。
首先,印晓红老师分享了校级教改项目“专业课程线上教学的多元化教学评价研究——以《英语口译进阶》为例”的研究成果。指出线上课程与传统课程的评价虽具有一定共性,但其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师生的互动方式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更需要教师从多维角度考虑课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印老师以主持获批的2022年省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英语口译进阶》为教改内容,提出了“三维度、四模块、八指标”的多元化教学评价,认为线上教学的评价体系应涵盖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三大维度,包含“在线学习、在线练习、学习反馈、学习评价”四大模块,共八个具体指标的内容,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更为客观的评价。
然后,朱玲佳老师围绕“课程思政视域下的翻译职业伦理培养”主题进行了汇报分享,探讨如何在口译教学中实践“教师为主导、任务为驱动、学生为中心、小组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比如:通过线上模拟会议任务,采用时政、文化等“会议”主题,引导学生紧跟口译工作市场与技术变革需求;通过“金华博物馆”的实地课堂,将项目管理应用于教学,把口译教育写在中国大地上,讲好中国故事、金华文化。以职业伦理教育为育人目标,充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在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材料选择与使用、反馈与反思等环节进行教学改革。
接着,温文怡老师汇报了“《口译入门》课程资源库构建与应用”项目的建设情况。温老师通过课堂教学实施案例详细解释了该资源库的使用,该项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构筑可持续的资源库建设模式,引导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中价值内涵。在此过程中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公众演讲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听辨能力和短时记忆能力。
随后,彭欣然老师就 “英语演辩方法在大二《基础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分享。重点围绕“课程思政背景下思辨能力培养与语言能力提高如何携手并进”介绍了其教改成果,包括公开课情况及听课教师反馈、教学调整情况及学生反馈,以及专四考试表现。教改项目中,特色教学活动包括:学生使用重点单词设计英语短剧台词、学生基于课文内容设计辩题并进行“奇葩说”辩论等。
接着,郑连忠老师基于2020年立项校级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做了题为“指向师生共同发展的学生译文语料库的建设与利用”的分享。以2014-2020届学生笔译实践类毕业设计中的原文和译文为基础,郑老师已初步建成英汉汉英双向平行的句级对齐的学生译文语料库。该语料库的建成,有助于跟进了解每届翻译专业毕业生的翻译能力总体情况,更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实践类毕业设计选题中体现出来的兴趣,以便提升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同时为日常课堂教学和毕业设计指导提供重要参考,并将作为师生学习和研究翻译的资源平台继续优化完善并加以充分利用,为国家一流翻译专业建设提供语言资源保障。
最后,陈凤姣老师基于2021年立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做了题为“‘博物馆+’课程实践研究——以《非洲博物馆导译》为例”的分享。该项目在传统的“非洲博物馆口译实践”常规动作的基础上增加前置动作(对参与该次实践的2021级翻译系学生进行“非洲艺术认知情况调查”)和后置动作(非洲英语短篇小说“Museum”赏析及结合小说中涉及的欧美殖民博物馆非洲文物回归等问题的深度讨论),已初步建成浙师大非洲博物馆口译实践报告(纸质+音频)、短篇小说汉译及其论文等,有助于更好地欣赏非洲文化,从而促进中非人文交流、推动中非文明互鉴。
俞明祥书记在听取汇报展示后,充分肯定了翻译系教师在一流专业、课程思政和一流课程建设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认为各位老师的分享“有理念、有思路、有举措、有案例、有故事”,鼓励教师要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大思政”建设格局,抓住机遇,凝心聚力,乘势而上,进一步构建完善省级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培养链,致力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俞书记认为课程思政建设“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潜移默化’的效果”。要基于专业特色,始终把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坚持把“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以文化人、融通中外、语达天下”作为育人导向与价值旨归,致力教育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传承中华文化;理解当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坚持胸怀天下,推进文明互鉴”。
最后,俞书记对于翻译系的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六个加强”的建议:一是加强系统谋划,二是加强协同并进,三是加强持续深耕,四是加强内外联动,五是加强总结反思,六是加强对外宣介。
今后翻译系将主动对标国家战略需求,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聚焦教育教学创新,持续深耕课程思政,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图/文:汪琪 初审:桂文泱 终审:俞明祥 外国语学院教务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