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务处再次举办教学管理能力提升培训活动,邀请我校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俞明祥老师作了“以系统观念提升管理能力”为主题的报告。教务处副处长徐展斌主持了培训会,各学院教学副院长、教务办主任和教务处部分管理干部参加了培训。
俞明祥从党的二十大报告贯穿始终特别强调的习近平总书记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4月3号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的12个字——“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学思想”出发,说明了系统观念对高校管理人员特别是教学管理人员的重要性;从六个“必须坚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出发,结合高校管理各条线特别是教学线的情况,强调管理人员系统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系统观念,简单说就是怎么看和怎么办的方法论,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俞明祥从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系统观念的重要论述精神,结合外语学院的建设、教学成果奖的申报等实例阐述了系统观念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结合教育学院的课程群建设、教育星空的建设讲述了如何掌握和运用科学思维方式。在讲到增强管理能力和工作本领的方法路径时,强调了“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主动学习与时俱进,有视野重格局,文稿立身提升笔力,有方法重细节,懂得授人以“鱼”“渔”“欲”“愉”的区别,重实践到现场,主动对标对表,善作善成,讲团结出战力,善总结会反思。
俞明祥认为“心中有梦想”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谋划系统性上下功夫,二是要在思考前瞻性上下功夫,三是要在学习实效性上下功夫,四是要在工作主动性上下功夫,五是要在总结及时性上下功夫,六是要在研究深入性上下功夫。他认为“奋斗出奇迹”,需要想得出来、干得出来、写得出来、说得出来,并且传得出来;任何一位管理者都要能够燃起来(点燃工作热情)、融起来(不同工作相融)、爱起来(关爱老师同学)、动起来(有想法更要行动)、联起来(各块工作联动)、串起来(总结工作成果)。
最后俞明祥鼓励教学线的管理人员,要做到心里有阳光、肩上有担当、笔尖有激情、手中有技艺、脚下有力量,牢记兴学强国、铸魂育人使命,坚持师生至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小至为个人,大至为学校、为国家的发展,为培养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不懈奋斗!
此后,经管学院、法学院、马克思学院、教育学院、心理学院的五位教学副院长,分别介绍了各自对学院教学与改革的思路。
经管学院刘远副院长概括为“一个正确的理念,三个正确的思路和若干落实的行动”。他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绩效改进的理念出发,落实为指导教学工作改革提质增效的三个重要的抓手或者说思路,第一是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第二要积极推进新商科的专业建设,第三要创新校企校际的多元育人的协同模式。最后汇报了对一些具体的工作的想法。
法学院院长助理张品从法学专业、行政管理专业的现状出发,指出目前专业专业建设的优势与不足,继而从通过各种举措提升专业认同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大名师培育和青年教师引领,加强教学研究与成果培育等方面,汇报了教学改革计划的思路。
马克思学院姜玉峰副院长认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接下来的教学工作的重心应该是聚焦三个方面的优势,着力打造三个范本。一是放大思政课的数字化改革的先发优势,通过持续完善优化数字化教学平台,扩大数字化教学改革的覆盖面,强化数字思政的理论支撑研究,着力打造融媒体思政课建设的范本;二是放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省内师范教育领头羊的优势,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师培养一体化、教育教学一体化,着力打造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范本;三是放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依托优势,将一流学术成果转化为精品教学资源,一流学术名家转化为卓越教学名师,一流学术活动转化为高端育人载体,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拔尖人才培养的范本。
教育学院王良辉副院长从专业建设的要素出发,教育部学科 评估里面最关心的是你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出发,思考教育学院的培养是否成功看能不能拿出这么三桌人:在任何一个教育学的学术会议里面,浙师大背景的人能不能坐满一桌?在浙江省的任何一个县里面去,你能不能找到当地的名师名校长能够坐满一桌?在有校庆之类活动的时候,教育相关企业的知名校友能否坐满一桌?继而提出目前的任务和做法。
心理学院贾磊副院长,从学院教学工作基础、问题与挑战、教学工作重点、建设目标及规划四方面进行了汇报。优势明显,问题突出(学生升学就业率偏低、毕业生实践能力偏弱),拟开展学院“一核两微双平台”教学组织模式建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建设、推进课程、教学成果培育工作,实施考研考博助力、学科竞赛扶持、就业留学引导等计划,以在专业平台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学生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
(图片:张晓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