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上午,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的第四次课堂巡察活动圆满完成。本次活动由教务处值周处长地理环境学院副院长贾佳主持,教务处副处长李慧军,校教学督导委员傅惠钧、叶玮、翁雪香、徐军、高春甫,初阳学院、物电学院、化材学院、生命学院、工学院的教学副院长、教务办主任,教务处监控中心工作人员,新入职的青年教师,以及学生教学信息中心成员等共30余人参加。
本次巡察的全体成员于早晨7:40在17幢的大门厅集合,之后分成六个小组奔赴16、17、22、23、24、25、26、27等各幢教学楼,对当天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巡视检查,并随机性地进入了课堂开展听课。
9:50,所有巡察人员回到地理环境学院17幢601会议室进行集体教学研讨。研讨会由贾佳副院长主持,各巡察小组组长、教学督导先后将巡察情况作了详细汇报。
本次巡察活动中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一些好课和良师。
比如人文学院的钱淑英老师,她今天上的是《中外儿童文学名著选读》课程,尽管她主讲本课程已有多年,仍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环节,从安全感、秩序、信念、受挫引出童话的意义。以林格伦《长袜子皮皮的故事》来说明儿童文学并不是形式简单的故事,而是具有新的艺术风格、心理学、幽默、叙事情趣等,具有哲学的高度。童话并不是只有“有孩子的人”才能创作,没有孩子的人也可以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正如林格伦说的自己童话的第一个读者和批评者是童年时代的自己。听课专家组点评“听一节好课,在课堂上是一种享受,在课堂之外也能引发你的思考”。
再比如国际学院马洪海老师主讲的《现代汉语》,他的课堂可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小组同学讲课、组内反思、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得益于课前马老师提供清晰的任务指引,小组汇报的课件内容紧扣学习目标,易懂有深度,课件制作非常精美,而且汇报的同学也采用提问、设问等方式紧紧抓住其他同学的思路。马老师对知识点作补充,及时精准的反馈,使学习效果最大化。整个教学过程安排紧凑,流畅自然、互动频繁。这节课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的知识构建者,真正达到了课堂翻转的理念。
教学督导翁雪香老师点评时指出,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原因在于任课老师能认真进行教学设计。老师要想方设法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这样的课堂,老师无论在台前还是幕后,心中始终装着学生,他们通过眼神和思维引领着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然本次巡察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学院的学生到课率有下降的态势,部分教学楼的多媒体投影效果欠佳,个别老师没有提前进入教室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等等。
最后,教务处李慧军副处长对巡察小组作了总结,他指出,巡察结束后,各学院和相关人员要将巡察中发现的问题、反馈建议认真落实或作及时的沟通。他还强调任课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设计,特别是课堂互动环节,必须有效,而不能只做表面方式,只重形式。同时也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多学习,多交流。
(地环学院教务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