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学子在省第十一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中喜获佳绩

时间:2023-10-30浏览:1010设置


1021日至22日,浙江省第十一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决赛于绍兴文理学院举行。在众多选手中,浙师学子脱颖而出,再创佳绩。其中,个人组3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4人获三等奖,综合组2组作品获一等奖。



为备战浙江省第十一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浙江师范大学积极筹备工作,倾注大量师资力量,举办校第十五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经过初赛、复赛、决赛的层层选拔、强强对决,最终推选出一批优秀学子冲击省赛。

在巴金《我的心(节选)》的朗诵篇目中,刘昕嘉把握住了对话的角色转变处理,将巴金与母亲之间跨时空的呼唤对白展现的淋漓尽致,生动演绎了巴金对真善美的执着坚守与追求激情,也同样流露了自己的情感共鸣与灵魂激荡。经典诵读一路走来,两万多字的讲稿准备,每一篇诗文的掌握分析,甚至精准到查阅专业学科字典的纠音与每一处眼神手势的练习,过程虽然充满了泪水和汗水,但老师们的鼓励、陪伴和教导,始终支持着刘昕嘉不断前进,成功地超越自己。

面对即兴演讲题目“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任效天联想到家国天下,阐述了自己“国如君子,有容乃大”的观点。老师们的指导帮助任效天打开了思路。在比赛过程中,情绪的调整与转换是最大的难点,正是靠着平时的不断练习,以及集训的“全真模拟”,任效天才能克服困难,自如发挥。

回忆备赛经历,老师们的专业和细致给夏倩禧提供了莫大的帮助与无限的底气。针对不同篇目的分析,老师们往往可以精准地把握到篇目的情感精髓,提供情感与技巧两方面的指导。“老师们在备赛时,强调的‘画面先行’的技巧,让我记忆犹新。当你眼前首先有了需要朗诵出来的画面,你的朗诵自然而然就有了对应的、到位的情感。”带着对“画面先行”的理解,在面对需要体现出对话感的古代篇目《潼关吏》时,夏倩禧抓住诗歌中的角色处理,传递出诗人字字泣血的深情。

林忆蓉谈到备战过程,其实是遭遇了不少打击的。对诗文情感和背景的理解不到位,导致再多朗诵技巧都没有打动人的力量。但在老师们的指导和提点下,林忆蓉不断去理解作者的心境,代入自身的感情。“老师们的建议让我对朗诵内涵的把握更多了一分,对即兴演讲主题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切实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刘奕君、徐雅莹、高媛、郑巧、梁圣娜、魏雨欣

 ——《吹号者》


张佳乐、金艾雅伦、杨蕾

 ——《做一个战士》


 天我们是中华经典的吟诵者,明天我们是民族文脉弘扬者。”在本次大赛中,浙江师范大学学子近距离与古今文学经典对话,感知文化跳动的脉搏,挖掘经典时代意义,充分展现了芙蓉峰下、婺州河畔的学子风采。学校也将继续积极举办各类诵读与演讲活动,支持鼓励更多学子以青春的姿态、遨游文海,担时代的使命、逐梦未来。


获奖信息


个人组

刘昕嘉(一等奖)

任效天(一等奖)

夏倩禧(一等奖)

林忆蓉(二等奖)

莫赜闻(三等奖)

黄瑞瑜(三等奖)

姜嘉欣(三等奖)

高佳晗(三等奖)


综合组

刘奕君、徐雅莹、高媛、郑巧、梁圣娜、魏雨欣

 ——《吹号者》(一等奖)


张佳乐、金艾雅伦、杨蕾

 ——《做一个战士》(一等奖)





文字丨刘昕嘉     图片丨来源于各参赛选手    人文学院教务办供稿)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邮编:321004 电话:0579-82282402 电子信箱:jwc@zjnu.cn
Copyright ©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 - 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     管理登录    旧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