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聚焦智能时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要求,学院于近期开展教研活动周启动会、公开课听课评课、教学项目答辩验收、基层教学组织研讨等系列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周启动会
11月14日下午,学院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在20-306教室召开第十三届全员教研活动展示周分会场启动会。与会教师认真聆听学校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党委副书记邱利民讲话,学习了3个数智课程建设优秀案例报告,深刻领会人工智能对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大意义。
(学院教师参加全员教研活动启动会)
学院教学副院长蒋敏兰在学校主会场,作题为《<电路分析>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专题报告。蒋敏兰介绍了电子信息类核心基础课程《电路分析》的建设历程、教学团队、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课程思政等的基本情况。对当前教学中学生学习状态和教师的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阐明了建设数智课程的目的和意义。结合所建《电路分析》数智课程,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超星泛雅平台建设数智课程,并从教师端和学生端对如何利用平台助力智慧教学进行了功能介绍和演示。
(学院教学副院长蒋敏兰作专题报告)
公开课展示
教学活动周共推出11门公开展示课,11位教师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准备,在教学中应用智慧教学平台和信息化技术,并在课堂中适时融入思政元素,运用丰富的教学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充分展示了老师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学院教学督导童国平、宗丰德、汪金山、许学军和彭保进老师参加听课和教学研讨,全院教师积极参与听课活动。
基层教学组织研讨
为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在教育教学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助推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各系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课程思政、一流专业建设、教学改革项目结题验收等方面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学院教学督导童国平、宗丰德、汪金山、许学军、彭保进老师和各系教师参与教学研讨。
物理系教学研讨会
物理系召开全系教研研讨会,学院教学督导童国平教授出席并讲话。童国平教授首先肯定了本次公开课老师的授课情况,并对其中有待提高的地方做了详细讲解。随后,陈艳燕老师着重从普通物理层面出发,强调物理教学中的师范技能的重要性。其他参与听课的老师也踊跃发表意见,四位开设公开课的老师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投入,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做到精益求精,提高教学效果。
(物理系研讨会现场)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教学研讨会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召开全系教研研讨会,邀请学院教学督导童国平教授和汪金山教授参加。首先,针对本次公开课开展了教学研讨,熊继平、张莜燕、阮新朝三位老师针对各自公开课的教学设计、课程思政做了汇报。接着,教学督导童国平教授肯定三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与特色,给出了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从多角度引导教师如何努力做一名好老师。教学督导汪金山教授结合新工科的理念,就如何与时俱进地调整教学内容进行了指导。其余参与听课的老师也纷纷提出了建议,公开课老师表示这些意见和建议非常宝贵,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提升教学水平。最后,全系老师还对工程教育认证、数智课程建设、教学成果奖的培育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研讨会现场)
光电工程系教学研讨会
光电工程系召开全系教研研讨会,首先由陈海云、许富洋两位老师就各自主持的浙江省“十四五”教学改革项目进行成果汇报,与会督导和教师对两位老师的项目进行研讨。随后,教学督导彭保进教授对两位老师的公开课进行了点评,彭教授对两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彭保进教授强调课堂教学的基本规范,并着重就如何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给予了全面指导。其余参与听课的老师也纷纷提出了建议,开课老师表示这些意见和建议非常宝贵,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光电工程系研讨会现场)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学研讨会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召开了教学工作研讨会,会议邀请了教学督导童国平教授出席。童国平教授对两位老师的公开课进行了深入点评,对年轻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宝贵建议,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多花时间精心打磨课程内容,建立教学自信。此外,他建议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多样化的环节,增加变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会上传达了学院关于数智化课程建设的通知,与会教师围绕“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学工作”展开了深入讨论,并对材料系核心课程的数智化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研讨会现场)
本次教研活动,通过经验交流、公开课展示、教学观摩、教学项目汇报展示等形式,内容丰富、紧扣主题,全员参与,有效拓展了学院教师“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的思路,促进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反思,总结凝练了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文 物电融媒体 物电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