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教育薪火,培育卓越未来——人文学院语文与历史“卓越教师”实验班相继启动

时间:2025-03-13浏览:10设置


近日,人文学院第十届语文卓越教师实验班和第十一届历史卓越教师实验班开班仪式相继举行,标志着新一届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全面启动。两场活动分别聚焦语文和历史学科的师范人才培养,通过校内外协同育人模式,为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39日上午,第十届语文卓越教师实验班开班仪式在16315教室举行。院党委副书记陈海峰、教务办主任蒋晓玲、教育实践教研室主任高玉平,以及刘飞耀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导师团队刘飞耀、李美庆、李丹妮、叶腾达、杨鲁嘉、陈锋、朱彩霞和卓教班学员齐聚一堂。仪式由卓教班班主任任居易主持。

陈海峰副书记在致辞中回顾了卓越教师实验班的建设历程,并强调与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的合作是高校与基础教育协同育人的成功范例。他鼓励学员们珍惜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语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未来投身教育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初中部校长、导师代表李美庆以传承知识火炬、领悟教育真谛为主题,分享了他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他希望学员们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宽广的教育智慧,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共同成长。其他导师也纷纷寄语,鼓励学员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心怀人文关怀,努力成为真正的卓越教师。



高玉平主任详细解读了卓教班的培养方案。她强调,该方案注重专业学习与教学实践的结合,采用高校教师与一线教师协同培养的机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及专业技能与通用技术并重的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员掌握基础教学技能的同时,紧跟一线教学的前沿动态。



主持人宣读了师生结对名单,并为指导教师颁发聘书。卓教班学员代表章筱语在发言中表示,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师范技能是未来站稳讲台的关键。在双师培养机制的支持下,学员们将脚踏实地,走好教学实践的每一步。

随后宁波滨海教育集团总校长刘飞耀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专题讲座。他从心态、技能、学习等多个角度分享了对教育的独到见解,提出了破封力”“祛毒力等新颖概念,强调教育应从学科本位转向育人本位,真正关注学生素养的发展。在互动环节,学员们围绕理想的课堂是什么展开热烈讨论,现场气氛活跃。本次开班仪式在掌声中圆满落幕。接下来,第十届语文卓越教师培养班将按照既定规划,稳步推进各项教学活动,开启语文教育领域人才培育的新征程。



310日晚,第十一届历史学卓越教师班校外实践导师结对活动在24幢四楼会议室举行。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叶秋鸳陈小伟、戴玉英、潘凯四位老师受邀出席,并被聘任为卓教班校外实践导师。历史学卓越教师班班主任姚建根老师、师范教学指导教师张禄佳老师,以及第十一届历史学卓越教师班全体学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姚建根老师热情介绍了四位校外实践导师,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随后,卓教班学员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张禄佳老师对学员们寄予厚望,希望大家在实践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中学历史课堂的实践,不断提升师范教学综合素养。在校外导师发言环节,四位老师分别向学员们提出了宝贵的学习建议。叶秋鸳老师强调了听课前的准备工作和专业阅读的重要性;陈小伟老师提醒学员们注重听课的规范性,充分准备、积极尝试,并重视课后的交流反馈;戴玉英老师则强调了教材阅读的关键作用;潘凯老师建议学员们从模仿开始,逐步积累教学经验。四位导师一致表示,欢迎学员们前往师大附中学习交流。



在师生交流环节,学员们围绕材料搜集与解读、学情把握、教学设计、历史概念教学、教学线索的把握以及高考命题导向等关键问题,虚心向导师们请教,展开深入交流。导师们结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生动的课例,耐心解答,展现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历史学科的深厚理解。校外导师们一致强调,大学专业课学习对学员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同时,他们也展望了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广阔前景。面对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校内外导师们希望卓教班的学员们能够以身作则,推动历史学师范专业形成健康良好的学习氛围。现场气氛热烈,学员们纷纷表示导师的回答干货满满,不仅解答了心中的疑惑,还为他们指明了学习方向。

语文和历史卓越教师实验班的相继启动,标志着人文学院在师范人才培养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校内外协同育人的模式,学员们不仅能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综合素养。未来,人文学院将继续推进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基础教育输送更多优秀人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人文学院教务办供稿)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邮编:321004 电话:0579-82282402 电子信箱:jwc@zjnu.cn
Copyright ©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 - 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     管理登录    旧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