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教育部“慕课西行2.0”行动号召,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跨区域共享,5月22日,浙江师范大学与新疆理工学院依托智慧树平台,首次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同步课堂互联互通。两校师生通过云端共学与实时互动,突破地域限制,以数字化教学创新助力中西部教育协同发展,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注入新动能。
东西联动:从筹备到实践,共筑教学新生态
此次同步课堂是两校深度合作的阶段性成果。早在4月2日,双方已召开线上交流会,围绕课程情况、内容建设、教学安排、课堂形式等展开研讨,并明确了本学期同步课堂的主题、频次及互动机制。智慧树团队全程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全景教室、实时音视频传输等技术手段,构建沉浸式教学场景,确保两地课堂同频共振。
课堂直击:理论结合实践,展现思政课魅力
本次课程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为核心,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孟偲老师与新疆理工学院王霞老师协同授课。孟偲老师从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现象切入,结合当前典型案例,深入剖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多维度表现,引导学生从理论高度理解现实问题。新疆理工学院学生通过智慧树全景教室实时参与课堂,与浙师大学生展开跨地域互动。课程中穿插的案例分析、即时问答等环节,不仅深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激发了其思辨能力与家国情怀。
师生反响:共享共学,教学相长
课后,新疆理工学院王霞老师高度评价课堂成效:“孟老师的课程设计既有理论深度,又贴近现实,将时事热点和原理紧密结合,不仅让新疆学生系统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拓宽了他们的全局视野,对西部教师的教学理念革新也大有帮助。”王霞老师还特别感谢智慧树平台的技术支持,称其为跨区域课堂的无缝衔接提供了坚实保障。浙江师范大学孟偲老师则感慨道:“两地学生的热烈互动让我真切体会到教学相长的力量,新疆理工学院同学们踏实勤勉的学习态度,为浙师学子树立了榜样。而数字化技术的赋能,也让思政课堂跨越山海,焕发出时代活力。”
未来展望:深化合作,打造教育协作典范
教育部“慕课西行”行动旨在通过技术赋能,缩小区域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此次浙江师范大学与新疆理工学院的同步课堂正是这一战略的生动实践。通过“数智化教学改革”,两校不仅打造了东西部高校协同育人新范式,更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专题课堂为切口,为西部思政课提供了可复制的方案。未来,双方将深化共建课程资源、跨校教研协作、“思政+专业”融合等合作,持续释放资源共享与创新协同的巨大潜力。这一探索既展示了教育技术打破地域壁垒的变革与创新,也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