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上午,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特殊教育一流专业建设系列活动“孤独症教育标准建设研讨会”在学院322研讨室举行。浙江大学博导刘力教授、重庆师范大学博导申仁洪教授、浙江工业大学博导徐云教授等校外专家应邀出席活动。学院曹漱芹院长、林云强副院长,特殊教育专业负责人朱宗顺教授、特教系谢东杰主任、系部教师代表参与了研讨会。本次活动由曹漱芹院长主持。
研讨会开始,特教系张文秀老师首先就《孤独症儿童关键能力指标体系》这一主题向专家们做了汇报,重点介绍了关键能力的建设背景、思路、框架,以及当前遇到的挑战与困难等。
随后,几位专家分别结合各自长期从事特殊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经验,分享了他们在推进标准研制过程中的观察与思考。申仁洪教授指出,在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标准体系时,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如不同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师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评估工具缺乏本土化验证等问题;徐云教授则进一步强调,标准的落地需要配套的课程资源建设、师资培训和家庭支持体系的共同支撑。
接着,刘力教授从专业建设的宏观视角出发,围绕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入分析了特教人才队伍在结构、能力和发展路径等方面的新需求。他还指出,孤独症教育标准的建立不仅是学术研究的成果体现,更应成为提升特教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建议。
最后,学院院长曹漱芹教授进行了总结。她首先表达对专家们长期以来关注学院特殊教育专业发展表示感谢。她强调,本次研讨会为学院特殊教育专业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新坐标。她同时指出,专家们提出的建议为专业改革和发展找准“牛鼻子”,我们将以此次研讨为起点,构建具有特色的特殊教育专业发展路线,为国家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浙师”智慧与方案。
(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教务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