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教系召开“思政专业培养方案修订暨专业建设座谈会研讨会”。政教系全体教师、教务办工作人员参会,围绕新时代思政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科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度研讨。
会议伊始,聚焦2025级思政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副院长吴雯结合当前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分析了思政教育专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提出要主动适应新环境,发挥人机协同作用。在修订工作中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能力成长为中心,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支撑,深化“思政教育+人工智能”交叉融合,构建“价值引领、能力导向、数字赋能”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专业主任张啸尘也表示,课程优化应积极响应教育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要求,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等课程,增设人工智能融合课程,推动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与会老师展开深入讨论,针对当前的困难提出一些建议。
会议围绕高水平专业建设,深入研讨了人工智能与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质数字化课程建设的具体落实路径。会议提出,要以专业建设考核指标为抓手,完善“课程-实践-科研”协同机制,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全链条深度融合,实现思政教育从“知识传授”向“价值引领与智能素养培育”的双重跃升。
本次会议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专业建设锚定方向,凝聚共识。学院将以此次修订为契机,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为突破口,持续深化新文科建设内涵,为培养兼具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数字素养的创新型思政人才贡献“浙师方案”。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