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医学院实践教学周开展多层次专业实训与见习活动

时间:2025-09-15浏览:10设置

 

98日至12日,数理医学院通过邀请医学专家讲课、医院等多科室见习,企业和研发机构参观学习等方式,组织2023级、2024级本科生开展多层次专业实训与见习活动,多维度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深入知名医企研机构,全面拓展专业认知

为深化人工智能与医学领域的交叉融合教学,助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认知,98日至12日,学院组织202483名本科生,在专业主任与班主任的带领下,先后走进金华市中心医院、花园集团、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开展多场景、全链条专业见习。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金华市中心医院的统筹安排下,有序进入医学影像科、超声科、电生理科、核医学科、检验科、康复科等核心科室开展见习。各科室经验丰富的医生化身“带教导师”,结合真实临床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专业知识:从CT设备的断层扫描原理、MRI磁共振成像的技术特点,到超声设备的实时成像逻辑,再到电生理信号采集设备的工作机制。同时,医生们还聚焦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领域的融合应用,通过实际案例生动展示了AI在医学图像分析(如病灶精准识别、影像高效分割)、电生理信号处理(如心律失常快速检测)等方面的具体实践成果。这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所学专业在推动医疗精准化、高效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912日上午,同学们前往位于浙江东阳的花园集团,深入浙江花园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及旗下浙江花园药业的生产基地与研发中心。在专业人员的讲解下,同学们近距离观察维生素D3的全产业链生产流程、治疗干眼症相关医疗器械的研发实验环节,以及生产质控体系。通过实地参观,同学们跳出课堂理论框架,对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领域的实际生产、研发流程有了更深入的认知。


    


    


下午,同学们走进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参观了场波技术应用与研发实验室、光子集成芯片与应用研发实验室等。在研究院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同学们了解到研究院在前沿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创新成果与发展动态。此次参观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专业视野,更激发了他们对科研创新的兴趣与热情,为未来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一线专家专题授课,深化专业实践探索

98日下午,金华市中心医院影像科主任、浙江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潘江峰给同学们带来一场题为《AI在医学影像科的应用》的报告。潘教授结合临床案例梳理了AI在医学影像科的应用的发展历程,聚焦脑血管疾病、胸部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特定领域,分析疾病现状、影像检查作用、传统流程痛点及AI的应用改进,鼓励同学们提升专业能力以适应行业发展。


    


校内校外多元实训,夯实专业实操技能

在夏小琴老师的带领下,2023级人工智能(智能精准诊疗)专业学生围绕新型医疗器械实训课程,开展了“理论学习+校外实操+校园服务”的多元化实践。

98日上午,夏老师首先讲解了本次实训的核心设备——超声仪器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临床主要应用场景,同时结合医学知识,详细介绍甲状腺的分型标准与临床诊断要点,为后续实践操作筑牢理论根基。下午,带领同学们前往金华市中医医院,在医院专业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深入学习超声仪器的规范操作流程,并以“互相检查”的方式开展实操练习,进一步提升了实践能力。


    


99日至10日,同学们在校医院超声科医师现场指导下,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开展“新型医疗器械校园免费体验”活动,近百名师生积极参与。体验活动让师生亲身感受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便捷性与智能化优势,同时也让同学们对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前沿发展与实际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知。


    


此外,同学们还观摩了超声扫查机器人、三维靶向定向微创手术机器人以及3D精准手术规划与评估系统,切实感受人工智能赋能医疗发展、科技服务民生健康的强大力量,进一步激发了对专业领域的探索热情。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深化专业知识理解、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培育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学院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此次实践教学周系列活动,有效帮助同学们了解专业现状、行业发展与业务操作,为专业素养养成与专业能力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不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以“医教融合”为抓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医学人工智能高素质专业人才。



(数理医学院  供稿)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邮编:321004 电话:0579-82282402 电子信箱:jwc@zjnu.cn
Copyright ©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 - 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     管理登录    旧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