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学生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推动理论学习与一线教育深度融合,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于9月8日至12日成功举办实践教学周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多场高水平专题讲座及第二十七届校师范教学技能竞赛学前教育组比赛,以多元平台激发学生潜能,拓展职业视野。
杭州市云谷幼儿园总园长、浙江师范大学校友蔡伟玲开展题为《穿越周期:迈向未来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成长之路》的讲座。她提出,当代幼教工作者应成为“有趣味、有勇气、拥抱变化”的“斜杠青年”,并通过“T型人才”模型强调在热爱、持续学习与高效沟通中实现自我超越。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频。
浙江省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原副主任陈荣弟则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探讨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重点剖析了精准评估、个性化教学设计及家校社协同三大关键能力,为学子指明成长路径。
校友王梓轩与马伊慈带来《作品集创作与高质量就业》专题分享,紧扣升学与就业双需求,深入解读作品集的评审标准与创作逻辑,借助丰富案例生动演示从构思到成品的全流程,为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提供实用指引。
同期,第二十七届师范教学技能竞赛学前教育组比赛顺利举行。八名选手历经四项全面考核,展现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与创新的课堂设计能力。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前四名选手将代表学校出战省赛。学院依托“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机制,通过专业团队系统指导,切实提升师范生综合教学素养。
本次实践教学周通过“专题讲座+技能竞赛”双轨融合,构建起“融理论、通行业、强技能”的立体化培养场,实现了教育链与职业 链的有效衔接。学院将持续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完善“实践-反思-提升”闭环体系,不断夯实学生的专业根基与职业竞争力。
(儿童教育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