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吟诵声动央视 深耕文脉廿载传薪——“八咏吟诵”实践教学成果亮相《文脉春秋》

时间:2025-11-07浏览:16设置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近日,伴随着清越吟诵声在八咏楼前再次响起,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赵瑶丹老师与学子们的身影亮相央视大型系列纪录片《文脉春秋·金华》开篇。这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金华住房城乡建设联合摄制的纪录片,以30分钟篇幅全景展现金华文脉,于1028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赵瑶丹师生以沉浸式吟诵开启古城画卷,标志着人文学院坚持十余年的“八咏吟诵”教学实践获得国家级平台认可,成为传统文化育人成效的生动见证。


荧屏内外:一堂行走的诗教课

    节目中,赵瑶丹与学生们立于八咏楼前,以抑扬顿挫的吟诵演绎沈约、李清照等诗人笔下的金华意象。这种“古城里的沉浸式吟咏”正是《文脉春秋》挖掘中华民族精神标识的独特视角——当镜头掠过楼阁匾额、扫过青石台阶,诗文与实景交融,历史与当代对话,生动诠释了“观一城文脉,知古今春秋”的立意。这场亮相并非偶然,而是赵瑶丹十余年坚持不懈带领学生“在山水间上课”实践积累的结果


    


    承启之间:从八咏楼到金华山

    自十年前初探“八咏诗会”至今,赵瑶丹始终致力于让吟诵地方的诗文“活”在当下融入课堂2016年,她指导“婺夏寻源”实践队创作“八婺诗风今现”系列诗作,以今诗和古韵;2017年,她在金华山文化探寻启动仪式上号召学子“书写文脉新篇”;2018年,她参与策划的诗朗诵《八婺诗魂》融朗诵、书法、民乐于一炉,成为校园文化精品。在中国古代史”宋史”“中国社会史专题研究课堂上,她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古子城,在八咏楼碑刻前体会“水通南国三千里”的磅礴,于市井巷陌间感知“草庵儿不用高和大”的旷达。


    



    明理躬行:婺学精神的当代接续

     20254月,适逢吕祖谦诞辰888周年,赵瑶丹将课堂搬到东莱书院深入阐释南宋中期最著名的教师吕祖谦“讲实理、育实才、求实用”的育人理念,与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共探“明理躬行”的当代价值。20255月,赵瑶丹在东莱书院开讲《永康学派的经世致用思想》,学生们品读着永康陈亮研究会赠送的连环画《人龙文虎陈亮》,要做明日之师的志气、骨气与底气倍增。的课堂,不仅师生共同吟诵诗文演绎历史情境而且将十几年深耕婺学的研究成果转换为授课内容,通过学术视角解析八婺文化基因,实现从“文化解读”到“文脉传承”的升华。这份对婺学文脉的坚守,正是《文脉春秋》选择其作为金华文化解读者的深层原因。


    


    结语

    从地方课堂到国家平台,“八咏吟诵”十余年的坚持,映照出人文学院“教学相长、知行合一”的育人初心“自由自律、修德修文”的院训传统。赵瑶丹表示:“文脉传承需要走出书斋、走进现场。当学生在八咏楼吟出千古诗句时,在东莱书院诵读《近思录》、演绎陈亮与辛弃疾的‘鹅湖之会’时,们感知与触摸的不仅是诗文,更是在传承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赓续这片土地的精神根基。”正如《文脉春秋》所呈现的——在金华这座“千古风流”之城里,有一群人以吟诵接续文脉,用实践诠释着“承古意而汇今智”的教育理想。



人文学院供稿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邮编:321004 电话:0579-82282402 电子信箱:jwc@zjnu.cn
Copyright ©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 - 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     管理登录    旧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