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名称 | 化学能源创新工作室 | |||||
负责人 | 胡庚申 | 院系 |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
工作室指导教师 | ||||||
姓名 | 职称 | 专业 | ||||
鲁继青 | 研究员 | 物理化学 | ||||
王月娟 | 教授 | 物理化学 | ||||
谢云龙 | 副教授 | 应用化学 | ||||
陈建 | 讲师 | 物理化学 | ||||
贾爱平 | 实验员 | 物理化学 | ||||
汤岑 | 实验员 | 物理化学 | ||||
工作室简介 | 化学能源创新工作室主要从事与绿色能源相关的研究,如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电催化分解水、电催化氧还原、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环境催化等领域的研究。在前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指导的研究生在一区二区期刊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论文。 工作室负责人为胡庚申副研究员,团队成员有鲁继青研究员、王月娟教授、谢云龙副研究员、陈建博士等。有多名在本工作室从事科研、以及做毕业设计的同学考上了研究生,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多名学生获得浙江省新苗计划、并积极参与浙江省大学生化学竞赛并获得二等奖及三等奖。 工作室设于后勤楼301-304实验室,以及11幢的112、114、124等实验室。实验室自有设备较为完善,有物理吸附仪、红外光谱、原位红外附件、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工作站、旋转圆盘电极装置、气相色谱、固定床反应器、管式炉、马弗炉、烘箱、真空干燥箱、离心机等设备。另有多种其他大型公共设备可用于样品的表征。 胡庚申、鲁继青、王月娟、谢云龙、陈建等负责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后期实验方案的改进,并对一些实验操作进行具体指导;贾爱平、汤岑负责培训大学生进行一些大型仪器的表征工作;研究生负责对本科生的实验操作进行指导,并监督和规范他们在实验室的行为,避免发生安全问题;大学生从事具体实验操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并撰写科研论文或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