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名称 | “无机电磁功能材料”大学生创新工作室 | |||||
负责人 | 童国秀 | 院系 |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
工作室指导教师 | ||||||
姓名 | 职称 | 专业 | ||||
赵典 | 讲师 | 无机非金属 | ||||
王冬梅 | 讲师 | 无机化学 | ||||
吕光磊 | 讲师 | 无机化学 | ||||
工作室简介 | “无机电磁功能材料”大学生创新工作室主要致力于高效-新型无机电磁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开发新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技术;揭示纳米材料的结构与电磁性能间的构效关系;探索无机功能材料在微波吸收与屏蔽、催化、光学、气体吸附分离、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工作室负责人童国秀,博士研究生、教授、博导。近5年来,本工作室教师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近10项,地市、校级项目10余项;已在Energy Environ. Sci., Chem. Commun., Small,J. Mater. Chem. C, Adv. Funct. Mater. 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被SCI,EI收录的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获得省高校科研成果奖1项。指导本科生获全国“创青春”专项赛金奖1项,省级A类学科竞赛近10项;指导本科生主持国创项目8项,省新苗项目7项;其中,童国秀老师所带班级18人录取为研究生。指导本科生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近10篇,多人保送北大、复旦、中科院等名校或出国深造。 赵典博士主要从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荧光探测、电催化分解水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探索,具有丰富的有机合成、无机材料制备、材料表征和性能测试的经验。 王冬梅博士主要从事无机多孔功能材料在气体吸附分离及光学等领域的研究。 吕光磊博士主要从事有机-无机稀土上转换杂化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以及在生物医学领域方面的研究。 本实验室设于教学楼8幢201、202、205、219,220室,具有科研所需的材料合成、表征和性能测试仪器及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