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学院:
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的通知》《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的通知》《浙江师范大学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现将我校2022年上半年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测试报名工作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考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英语、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科学教育、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汉语国际教育等本科专业未获得《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的2022届本科师范生。
二、测试科目及内容
教师职业能力测试采用笔试+面试的形式,测试科目为2门,测试内容参照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包括教育知识与综合素质、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等。
通过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且所有笔试科目均取得合格成绩的师范生,如其参加的笔试学段和科目与所学专业培养目标一致,视同校考笔试合格。
通过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达标考核(不含补考合格)的师范生,或完成学校组织的对应学段、对应学科的教育实习并考核合格的师范生,视同校考面试合格。
获得省级及以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奖项的师范生,视同校考笔试、面试合格。
三、测试时间
本次笔试、面试日期为2022年4月23日。考生具体笔试和面试考场、时间等信息详见本人准考证。
四、报名流程
(一)网上信息输入
1.符合报考条件的师范生,应在规定的时段内登录浙江师范大学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测试网站(http://ts.zjnu.edu.cn/jszg/),依照栏目指引及相关要求进行网上信息输入,报名指南届时在网站首页查询。
2.本次报名网上信息输入时间为2022年4月8日至10日12:00。
3.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教育实习对应学段与学科,确定师范生申请教师资格类型和任教科目(见附件)。师范生只能报名参加相应测试科目。
4.所有报考人员均须按报名页面提示的要求,如实、准确填报本人信息并对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规范性负责。
5.本次测试免报名费。
(二)资格审核
2022年4月10日至12日进行资格审核,审核结果可于4月13日之后在报名系统查询。
(三)打印准考证
报考人员在完成资格审核后,可于4月20日至22日期间,登录报名系统,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按照准考证上载明的时间、地点和其他要求参加考试。
(四)成绩查询
本次考试成绩预计查询时间为5月5日,可通过报名系统查询。
(五)其他
浙江省2022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考试成绩可于4月15日起通过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站(ntce.neea.edu.cn)查询。届时,如校考报名成功但已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所有科目的师范生,可于成绩公布后向学院教务办报告,教务办查验通过后,将名单报教师教育科。这批同学视同校考笔试合格,无需参加4月23日组织的笔试。
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包含培养过程性考核和教师职业能力测试。两项考核都合格的认定为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合格。因学校将于5月20日前上报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结果数据,未能在5月10日前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教师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实习实践、教育部推荐的线上教师教育专题培训免费课程(网址:http://www.moe.gov.cn/s78/A10/gongzuo/ztzl_jsjymfkc/)以及思想品德及师德素养不合格者,将被认定为培养过程性考核不合格,无需参加此次教师职业能力测试。
五、结果使用
1.笔试每门测试科目均合格的,认定笔试合格。单门科目合格有效期1年。笔试与面试均为合格的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测试成绩认定合格。
2.人才培养过程性考核和教师职业能力测试合格者,由校长签发《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并加盖学校公章。《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有效期3年,内容包含思想品德及师德情况、任教学段和任教科目、有效期起止时间等,由教育部统一制定样式。
3.《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是免试认定教师资格的依据,免试认定的教师资格种类和任教学科与《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上的任教学段和任教学科相同。
六、其他
1.根据自愿原则,师范生也可自行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根据《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申请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
2.考生要注意科学防疫,主动遵守我校疫情防控相关规定。
3.考生在测试中发生违规行为的,按照学校相关学生管理规定处理。
附件:浙江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类型、测试科目对应表
浙江师范大学本科教学部
2022年4月2日
附件
浙江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类型、测试科目对应表
专业名称 | 测试科目 | 申请教师资格 | 任教科目 |
思想政治教育 | 《教育知识与综合素质》《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 | 思想政治 或道德与法治 |
教育技术学 | 信息技术 | ||
应用心理学 | 心理健康教育 | ||
体育教育 | 体育与健康 | ||
汉语言文学 | 语文 | ||
历史学 | 历史 | ||
英语 | 英语 | ||
音乐学 | 音乐 | ||
舞蹈学 | 音乐 | ||
美术学 | 美术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数学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信息技术 | ||
物理学 | 物理 | ||
化学 | 化学 | ||
生物科学 | 生物 | ||
地理科学 | 地理 | ||
汉语国际教育 | 语文 | ||
科学教育 | 《教育知识与综合素质》《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 | 科学 |
小学教育 | 《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小学教师资格 | 语文、数学 |
学前教育 | 《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 | 幼儿园教师资格 | — |
特殊教育 | 《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 或《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幼儿园教师资格 小学教师资格 | — 特殊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