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院2022年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技能大赛圆满落幕

时间:2022-05-24浏览:2517设置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国际中文教学技能,提升综合素质与核心竞争力,培养“学高、身正、技精”的未来新型对外汉语教师,520日下午,国际学院24204教室举办2022年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技能大赛。教学副院长郭建玲、孙春颖、张瀛、鲍蕊、孙琳等资深骨干教师出席并担任评委,比赛由学院2020级研究生、江浙沪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黄意主持,汉语国际教育本科2019级、2020级共12位选手参加此次比赛。


本次比赛由说课、模拟上课、答辩互动三个环节组成,综合考察参赛选手的教学能力、课堂组织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现场可谓是异彩纷呈。选手们运用生动的语言串联起课堂线索,配合提前准备的精美课件、有趣的歌曲和视频,让模拟课堂别开生面。



朱静同学在说课环节对课程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流程等因素做了巧妙的设计,在模拟上课过程中,她结合校园生活中常见的情形,在“骑着电瓶车去食堂”的日常事件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是……的”句,并通过大量的例句,营造出这个句式的真实使用情景,向留学生展示了其使用环境和方法,并借助分享图片、情景操练、小组讨论等方式,让留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的理解。



在介绍“比”字句时,汪婕妤同学以去商场的故事为主线,串联起各个知识点和练习题。自行车与公交车的比较,西瓜与苹果的比较,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吸引着学生的目光,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掌握“AB+形容词”的结构,并在现实语境中理解这实际上能表达“A+形容词”的意思。有趣的课件激起了阵阵笑声,而贴近生活的事例和判断题也让学生能更轻松地接受知识点。


   


此外,姚思琪同学以网购为主题,在模拟网购的过程中介绍了“V+的”句式,讲解、课件与板书结合,全面地体现了出她的师范技能素养;刘凯燕同学在简单内容的讲解中抛出新的问题,由浅入深中让学生认识了生词,并教授了“比”字句的用法;在亲切友好的提问互动中,陈慧敏同学为学生讲解了连动句的语法特征,并在情境应用中让学生有机会练习巩固学到的新词;葛辰炎同学则在精讲多练的教学法指导原则下,通过一节《你把水果拿过来》,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把”字句的相关语法点。


   


答辩互动环节中,现场评委老师从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课程设计原理、教学方法等角度出发,对各位选手的表现进行提问及点评,并给出中肯的改进建议。



比赛结束后,孙春颖老师对各位选手的表现做了总体点评。孙老师指出,参赛选手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教学能力,但在课程设计上还存在提升的空间。她建议,在说课时要做到层次分明、逻辑清晰、语言简洁;在试讲时要注重内容,尤其是语言知识的准确性,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预测偏误。此外,她还对同学们的板书、教姿教态、衣着、声音等微小但重要的细节提了宝贵建议。


   


在这场精彩的比赛中,每一位参赛选手都展现了自己的特长和临场应变能力,最终朱静、汪婕妤2位同学获一等奖,姚思琪、刘凯燕、陈慧敏、葛辰炎4位同学获二等奖,余芝秦、李淋淋、毕蕊、丛日鑫、冯盈盈、杨宇晴6位同学获三等奖。



国际学院教务办供稿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邮编:321004 电话:0579-82282402 电子信箱:jwc@zjnu.cn
Copyright ©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 - 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     管理登录    旧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