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通识②课程增设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3-04-26浏览:4344设置

各学院:

为进一步完善学校通识教育体系,丰富公共通识课程资源,培育学生科学理性精神,提升人文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造就“有知识、有学识、有见识”的时代英才。学校决定开展2023年通识②课程的增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通识②课程增设条件

1.通识课程要跳出专业视角,课程设计体现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融合,聚焦学生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着力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2.针对留学生开设中国国情通识课程,涵盖自然国情、历史国情、现实国情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中国概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经济发展、科技腾飞、社会民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课程应把握好文化认同的取向性、教育内容的真实性、教育活动的互动性、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我校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与深入了解。

3.课程负责人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对拟开设课程有较系统的研究。需具有博士及以上学位和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近2年课堂教学质量测评中原则上每次均名列学院前50%

4.原则上,通识②课程都必须建有在线课程资源,能够切实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开设课程需在学校在线教学平台基本完成线上课程搭建,完成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

5.课程应具有完备的教学文件,有高水平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和教学辅助资料,自编讲义的教学内容要求能反映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

6.加强通识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深入挖掘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强化课程价值引领,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道德修养,进一步强化通识课程的立德树人功能。

7.本课程由学院推荐、教务处评审确定。

二、申报程序

1.课程申报人向所在学院(部门)提出课程开设申请,填写申报表并提交课程教学大纲。

2.各学院(部门)组织人员对本单位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评审,填写学院(部门)审核意见后于510日前将同意推荐的课程申报表、教学大纲及课程申报汇总表报送教务处教学研究科,同时将电子文档材料发送至jxk@zjnu.cn,逾期不再受理。

3.学校组织专家组对申报的课程进行审议,确定增设的课程。


附件:课程申报材料.zip



教务处

2023426



 —3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邮编:321004 电话:0579-82282402 电子信箱:jwc@zjnu.cn
Copyright ©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 - 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     管理登录    旧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