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了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教研展示周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排了2门展示课,分别为柴鹏辉老师的《怎样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成就与经验》和项溢煦老师的《政治仪式的内涵与功能》。
柴鹏辉老师首先向同学们讲授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讲解了百年党史的四个重大历史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接着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柴老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课程内容丰富,授课形式多样,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项溢煦老师通过视频导入,要求同学们结合视频内容思考:在联合国大会上,为什么乌克兰与俄罗斯要分别提出为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人们默哀,以及两者的差别是什么,在小组讨论后,请学生回答。接着项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政治的公共性与价值属性,并与同学们深入探究了政治仪式的内涵,政治仪式的类型与功能,指出政治仪式具有使政治理念中的基本价值观具象化并广泛传播,联结凝聚共同体,强化共同体的政治信念等功能。项老师基本功扎实,知识讲解准确,采取了小组交流讨论,交流展示等形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公开课后,学院教师在16-213召开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讨会,对本次教研活动周进行了总结。会议由副院长姜玉峰主持,教学督导章小朝老师,中心主任鲍江权、朱前星、肖祥老师以及黄霞平、魏巍、黄静秋、潘少哲、代正群、孙定建等专业教师参加了讨论。与会老师就教学设计的整体结构、课程创新要素、课程思政的体现、教学过程的设计、学生学情分析、师生互动、课堂方法、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交流和沟通。教学督导和中心主任分别对两节公开课进行了点评,总结了各节公开课的优点,同时指出了不足。
本次教研活动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建设和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办供稿)